超详细长文预警:机械革命 z2 i7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i7 3770黑苹果 超详细长文预警:机械革命 z2 i7

超详细长文预警:机械革命 z2 i7

2024-06-02 04:43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什么是黑苹果(Hackintosh)?简单来说,黑苹果就是亦真亦假的 macOS。真,因为这确实是 macOS;假,因为苹果自始至终都没承认过黑苹果。

折腾黑苹果,有什么好处?说实话,我觉得对于一名游戏本用户来说,真没必要折腾黑苹果。一方面,你需要大量的时间(包括试错时间,测试自己的黑果能不能正常使用等),另一方面,你还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(新认识很多名词与操作,见到很多可能后半辈子再也用不着的软件)。所以,非要说好处,emm,可能就是为了尝个新鲜?

我又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想到要安装黑苹果?起始原因非常朴素,我想看看 Goodnotes5 在 macOS 上面究竟体验如何。结果其实并不能让我满意,也许,根本原因在于我的黑苹果少了一支笔?或者是缺一块 4K 屏幕?我不确定。(亦或许是我的 iPad 缺一套键鼠)

闲话就说这么多,正文开始。

选择什么版本的 macOS?

我个人对电子设备是愿意力所能及地追新的,反正,大不了重装就是了。但是写文章推荐的话,那还是得考虑什么是最可能有效的(实际上,我最后也选择了最有效的,毕竟黑苹果的兼容性,一言难尽)。黑苹果毕竟不白,站在系统稳定性的角度上说,我最推荐的是 12 Monterey,较推荐最新的正式大版本 13 Ventura,十分不推荐最新的测试大版本 14 Sonoma。

Sonoma 是正在测试的下一代 macOS,所以,在原生设备上的稳定性都没有保证的情况下,折腾黑苹果时选择这个,对于个人用户来说,直接略过。

Ventura 我觉得也还可以,本来我安装的就是这个,但几经周折,考虑了一下,最后还是选择了早已非常稳定的 Monterey。如果 Ventura 中有你特别喜欢的功能,那直接上 Ventura 也行,更新到今天,Ventura 其实也很稳定了。

macOS Ventura 更新内容

Monterey 是我目前写这篇专栏时所使用的系统。12.6 这个子版本也持续到了今天,目前最新的是 12.6.7,感觉这次把 OC、驱动、应用等配置好后,可以再也不用更新了。其实按照这个逻辑,Big Sur 也是可以考虑。

iBeta 上记录的信息

选择好心仪的版本后,再就要去网上寻得相关的 pkg 镜像文件,下载下来,做成启动盘了。

去哪儿下载 macOS?

这么简单的一步,其实也是很容易吃瘪的。由于我吃瘪还是不够多,所以这步其实我还真不大能讲清楚。

网上能够获取的 pkg 有很多:

很小的:来源于「OpenCore Install Guide」(下方官网链接)的教程中,你跟着这个教程走,你会得到一份很小的“基础系统包”。用这个包来进行后续安装,好像是需要连接网络的(我自己没主动断开网络,只知道其他那种 10 多个 GB 烧录出的启动盘,远远不需要那么多时间才能进入安装界面。而且如果没安装成功,再次进入,又需要花那么长的时间)。这种包不是用来烧的,具体请参考原教程。

很小的 650 MB

Opencore install guide

Opencore 安装指南

整个的:来源于「sysin」网站(下方官网链接)。这儿下载到的 pkg 里面又封装了一个非常大的包,这种包我烧过一次,但启动失败了,所以我也不知道到底适合不适合用来烧(因为只在这儿吃瘪一次,所以这条我就说不大明白,那次究竟是这种包不能用来做启动盘,还是自己存在误操作,也就不清楚了)。

sysin 网站上的备注

sysin

整合的:这种包比较常见,指内置了 OC、Win PE、Clover 等引导的包。这种包用来制作启动盘后,如果驱动能够搭配上设备,那么就能够直接开始安装 macOS 了。作为小白来说,我觉得这种包是最适合用来试手的。我个人推荐去「苹果地带」(下方官网链接),上面下载是免费的。这种包用 7zip 等软件直接打开,会见着几个很大乱码文件。

评论后可下载,不需要会员

苹果地带

原生的:这种我没用过,不过,我估计烧录到启动盘后,EFI 分区是空的。这种包应该更适合白苹果用来升级系统用,黑苹果也可以升,但可能得小心驱动不兼容的问题。可以从苹果官方渠道或其它渠道获取。

App Store苹果 114

苹果 114

机革的:可以去花沫雨网站上看看(下方官网链接)。

花沫雨机革专用

花沫雨直装版

怎样烧录一个启动盘?

在网上获取到的 macOS pkg 文件一般来说是十多个 GB,烧录后的大致情况如图所示:

15 GB

所以,16 GB 的 U 盘,可能还是有点悬,最好还是 32 GB 的 U 盘。

我用过的烧录工具有两个:

TransMac:这个有十五天的试用期(下方官网链接),用就完事了。顺便,这个软件能够访问 APFS 文件系统内的文件目录,烧录完成后可以检查一下是否是自己所期待的样子。

两部曲

我这边烧完后的文件结构

transmac 官网

balenaEtcher:这个软件的使用很符合直觉,按照指导一步一步向下做就行(下方官网链接)。

balenaEtcher

balenaEtcher 官网

烧完之后,如果 U 盘的 EFI 分区下不是空的(或者 OC 分区下不是空的),那可以考虑直接看下下下小节「怎样安装 macOS?」。

否则,你就该考虑找 OC 文件了。

去哪儿获得一份 OC 文件?

OC 是 OpenCore 的缩写,OpenCore 是一个开源的引导启动器,感觉主要还是用作黑苹果的专属启动器。

OC 文件主要有两种获取方法:网上搜集和自己配置。不管是走哪一条路,都是很难一步到位、轻松实现的。

先说自己配置吧。

自己配置:自己可以跟着「OpenCore Install Guide」和一步一步走,然后就能够得到一份自己手搓版的 OC 文件。自己手搓出的,成了,大喜自己怎么这么有天赋,没成,也可以归咎于其他问题。具体步骤,B 站上好像也有人专门出过视频,也可以参考参考。而且,如果是对于那种自己 DIY 出的电脑,这可能是唯一的选择。

再就是网上搜集。这个,说实话,得做好掏钱的准备。

OC 工具箱: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一件配置 OC 文件的软件,互联网的记录也将这个箭头指向了下方这个链接,但可惜的是,原作者下架了它。但网络是去中心化的,你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到这个软件的副本,然后可以试试用这个生成一份 EFI 文件,看看能否正常使用。但这个可能就非常不兼容新系统了。

(无效)octool 原地址

GitHub 搜集:这个网站对于搞软件的人来说,真的熟得不能再熟了。有很多人在这里分享了 TA 们成功安装黑苹果所用到的 OC 文件。得注意一下 TA 们声明的机型和安装的 macOS 版本。

社区搜集:这个比较考验自己找资料的能力,你可能得花费很多时间,在诸如 Bilibili、百度贴吧、CSDN、远景社区等社区里寻找适合自己机型的 OC 文件。

机械革命:无独有偶,有大佬是专门制作机械革命 OC 文件的。机械革命用户真的直接去这里找 OC 文件,能省不少心,但可能得花点钱(5~30 元)。顺便,在我个人的试验下,这个网站里的 5.7.0 和 5.6.0 用于 i7-8750H 版机械革命,在安装 Monterey 时,会有识别不到机器自身硬盘的情况,建议用 5.5.0。 安装 Ventura 可以用最新的 5.7.0。 

其他渠道:微信、淘宝、黑苹果相关网站等。

怎样安装 OC 文件?

这个可以在 Windows 平台,安装 DiskGenius,再依次执行以下操作:

diskgenius

解压 OC 包:如果下载到的 OC 包是压缩包(还能是什么格式?),最好先用解压软件解压出来,小心直接拖动会少文件。

删除待替换文件:在 DiskGenius 中,用强制删除将 OC 文件夹删除,如果拿到的 OC 包内还提供了 BOOT,如果愿意,你也可以把 BOOT 删掉。

拖动存入文件:将相关文件拖动到右侧面板内即可。

清除 NVRAM:如果是从下一节来的,修改 OC 后,最好还是要清除一下 NVRAM。在进入 OC 界面后,按一下空格,会展开高级界面,其中有一项就是清除 NVRAM。

按空格打开高级界面,最右边怎样安装 macOS?

设置 BIOS:综合网上的各种经验贴,你可能得先进入 BIOS 内(机械革命是按 f2),关闭安全启动选项:

关安全启动如果不关安全启动,会进不去 OC 引导界面

有的平台可能还得做更多的操作,具体可以参考这篇文章(或者其它文章):

黑苹果安装之 BIOS 设置篇

进入 OC 界面:然后在启动时,狂按某个按键,弹出启动盘选择界面(机械革命是按 f10),选择那个自己刚刚制作的启动 U 盘的引导项:

选择启动设备

出现上一章最后那种很花里胡哨的界面或者下方这个纯文字界面,就算 OC 安装成功了:

OC Builtin 界面(我后来截的,所以里面已经没有安装 macOS 项了)

以下步骤,如果实际操作中出现了其它情况(例如鼠标不能动、彻底花屏、读不到机器自带硬盘等等),那可能就意味着,你得回到上上小节「去哪儿获得一份 OC 文件?」,去找或者配置一个更合适的 OC 文件了。

选择“安装 macOS 「名称」”:

OC 界面

磁盘工具格式化硬盘:选择磁盘工具。

第四个磁盘工具擦除

安装 macOS:再进入“安装 macOS 谁谁谁”,选择刚刚那个盘进行安装,等待完成即可。

安装

添加 EFI 文件:后面成功进入系统后,完成配置后,看到桌面后,安装部分还有最后一步要做。这一步可以在 Windows 下完成,也可以在 macOS 内直接完成(我没试过,理论上可以,看完下一节后,应该就能想到怎么做了,但我没实践过)。

在 Windows 下,DiskGenius 中,把 U 盘 EFI 分区(或者 OC 分区)里的内容复制到安装 macOS 的硬盘的 EFI 分区内。这时可以关机,拔掉 U 盘,启动时看看启动项中有没有新的启动项,如果有,试试能不能进入 macOS 系统(一般有就能),如果没有,那就得借助工具自己进行添加了。

提取出来再复制到 macOS 所在硬盘那个 EFI 分区里

如果拔除 U 盘后启动时看不到 OC 启动项:回到 Windows 环境下,使用 EasyUEFI 为 Opencore 添加启动项。

管理启动项创建新项操作

EasyUEFI

个人的一点小建议

珍惜账号及给自己设备一个固定的地址:进入系统后,最好别上来就把自己 Apple ID 登陆了,而且,对于尝鲜的人来说,最好也别用自己大号进行登陆。

综合网上的一些建议,安装完成后,最好去苹果官网检查一下自己的序列号(下方官网链接)。

查看序列号

官网检查序列号

网上有两种说法,一种是认为能在官网上查到的更好,一种则认为提示“请输入正确的序列号”的更好。我·个·人·的选用看法是,对于新机型,后者更好;对于旧机型,前者更好。

前一种情况后一种情况

如果想要更改自己的序列号,你需要使用类似于 Hackintool 这样的工具(或者 GenSMBIOS)(下方官网链接),生成自己想要的序列号;

Hackintool 生成三码GenSMBIOS,我自用的三码就是这个软件生成的

Hackintool 官网

GenSMBIOS 官网

要更改的配置文件的位置在 EFI/OC/config.plist:

配置文件路径

在 macOS 内,想要见到这个文件,你可能需要诸如 Hackintool 这样的工具来将这个盘进行挂载。挂载后就能够在访达等地方看到它了。

Hackintool 挂载 EFI 分区

挂载完成后,再借助 ProperTree(或者其它文本编辑器,例如 VS Code、记事本等)(下方官网链接)将下面三项更改为上面的得到的那三行号码。ProperTree 需要 Python 环境,Windows 端点 .bat 文件进行使用,而 macOS 端点 .comment 文件进行使用。

ProperTree 打开文件(config.plist)ProperTree 更改这三项

ProperTree 官网

在 Windows 端进行这样的操作,可能得先使用 DiskGenius 拷贝一份配置文件出来,然后用相关的文本编辑器更改后,替换进 EFI 分区去。

同样的,因为涉及到对配置文件的更改,所以要记得在 OC 内清除 NVRAM,保证更改生效。

如何更新系统:首先要说的是,是可以通过系统设置来更新系统的。但是,像我这种情况,选择了安装上一代系统,如果系统设置中只给我推非上一代系统,而我想安装本代系统的某个新的子版本,咋办?可以从网上下载更新的想要安装的同大版本号的 .pkg 镜像文件,下载好后,在 macOS 中打开它,你就能够看到一个安装按钮,然后以这样的方式更新就行。

从苹果地带下载的包,我是先安装的直装版,再通过这个升级上来的

安装新系统后,如果使用过程中遇到了曾经没有遇到过的问题,可以考虑更新一下 OC 文件,清理下 NVRAM。

但是,真的,玩黑苹果,如果当前版本用着足够稳定,足够舒服了,就别惦记着更新了,不更没问题,更了反而可能有问题。

尝试使用控制台找系统问题:我这台电脑黑苹果安装完成后,总是会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,部分操作或应用陷入未响应状态。起初我以为是 OC 包的兼容问题、Ventura 的兼容问题、安装存在误操作问题,所以来来回回安装了很多次黑苹果,每烧一次 U 盘,每安装一次系统,每测试一次稳定性,都耗费了大量的时间。最后找到问题根源,还是借助了 macOS 自带的控制台。

在这儿找控制台开始记录消息我系统出问题时会有一条消息刷屏

正如上图所示,出问题的是电池或者电池相关的驱动(个人认为是前者出问题)。然后结合上我更换电池后在 Windows  中的体验,我一下就明白了。我后面换的这块电池,它在接通电源适配器的情况下,会时不时显示正在充电(充满的情况下),甚至在我重装 Windows 后,可能丢失了过去的设置,还直接触发过“电池的临界事件”,插着电源适配器,正常用着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了……

正常运行时的系统消息应该是多而杂的,当然,不同的人遇到的问题也会不同,可能出问题时,依然是多而杂的一点软件推荐

Edge 浏览器:我个人是非常喜欢现在的 Edge 浏览器的,主要真的全平台同步数据太方便了,而且本身也功能强大,是老熟人了。火狐浏览器也是全平台的,如果你是火狐浏览器的固定用户,那就继续用火狐浏览器。全平台数据互通的便利性,谁用谁知道。

Edge

Edge 浏览器官网

Turbo Boost Switcher:这个是针对 Intel CPU 用户的软件,在跑 macOS 时,风扇转得非常厉害,明明什么事都没做的说,那你也许需要这个软件,可以限制 Intel CPU 的频率。免费版就够用了!

Turbo Boost Switcher使用

Turbo boost switcher 官网

Xnip:截图软件,这篇专栏的相当多截图都是使用的这个截图软件截取的。相较于 Snipaste,有一些独特的功能,比如步骤工具和高亮工具。在 App Store 中免费获取。类似的软件还有 iShot,这个功能更强更多。免费版就够用了!

Xnip 工作界面App Store 获取

类似的更强的软件:iShot。在 App Store 获取。

iCopy:一款实用的剪贴板记录工具,免费的。

工作界面设置界面:剪切板话说 macOS 官方称这个为“剪贴板”,而不是“剪切板”……(只能记录最近的一个)App Store 获取

其他的我暂时没什么推荐的了,毕竟没有需求,也就不知道该去找什么软件……

遗留问题

按照我这边的步骤走下来的话,应该是存在一点遗留问题的,iMessage 和 FaceTime 应该是登录都登不上(登录之后,没几秒,就被踢下线了)。网上查了一下,好像这部分需要苹果原生网卡的相关信息才行。不过考虑到我也不用这两个软件,所以,我也就到此为止了。

还有一个是 N 卡独显问题,这个好像是因为苹果和英伟达闹掰了,所以从某一代 N 卡开始,英伟达就再也没有为 macOS 提供原生的显卡驱动了。这个对于我来说,也不是什么很重要的事,而且好像也是一个很深的坑,就没有进一步探究了。如果是很老的 N 卡,可以去看看官方有没有提供驱动,说不定能较为轻松用上 N 卡。

此外,就单独我个人来说,安装黑苹果的过程中,还遇到了这些问题:

进入了一个苹果相关的界面,上面轮流显示“开蓝牙鼠标开关”和“开蓝牙键盘”的图,键鼠却完全控制不了——使用我跟着 OC 安装手册手搓的 OC 后遇到,推测是我的 OC 里面少了什么驱动;

在 OC 界面点击进入安装 macOS 后,读条明显比正常读条慢得多,而自己又不是用的在线安装需要在线下载 OS 文件,读条结束后,抹除硬盘时发现只能读出 U 盘本身——花沫雨 8 代机型 Monterey 专用 OC,安装 Monterey 时,5.7.0 和 5.6.0 遇到;

在 OC 界面点击进入安装 macOS 后,读条结束后只能短暂控制鼠标,如果这时能进入磁盘工具,会发现在鼠标不受控之后,磁盘工具里那个圈圈也会停止转——安装 Monterey 时,误用了花沫雨 8 代机型 Ventura 专用 OC;

在进入系统后,正常操作几分钟,再就会遇到一些无响应事件,比如点状态栏的 Turbo Boost Switcher 会无响应,安装软件会一直跑进度条,弹出隐私安全要求输密码的界面无法确认,拷贝文件也会卡住,此时点关机也不知道要等多久才会反应——花沫雨 8 代机型的最新三个驱动都遇到过——最后,在控制台查错,找到问题在电池上,出现这种问题直接关电源适配器电源就行。

结束语

好几年前,我就听说过了黑苹果,不过,直到四天前,我才开始着手认识黑苹果。在机械革命专属 OC 适配博客“花沫雨”的帮助下,我才能在当日就体验上了黑苹果。但体验到的黑苹果并不完美,总是在系统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,进入无休止的卡顿状态(一部分应用一起卡,其他应用只要不执行敏感操作就不卡)。也正是这个问题,让我这几天一直在重装 macOS 系统,安装在外置机械硬盘里(太卡,没法用),安装在内置固态硬盘里(为此,我重装了 Windows,把 Windows 家迁移到了新的大号固态中),安装 Ventura(一开始就是安装的这个),安装 Monterey(后面选择这个),跟着官方指导手册一步步配置 OC 体验了在线安装一次没有成功的痛苦(会重新下载那 10 多个 GB 的文件,煎熬),等等等等,被自己所迫,了解了很多黑苹果相关的事。最后查控制台查出是自己那块有问题的电池的问题,因为关电源适配器后就没问题了,所以,就先这样用着吧,卡了就断电,没电了就开电……

这篇专栏的大部分内容,都是我在黑苹果系统内的 Edge 浏览器中完成的,我只去 Windows 上取了少量的专用软件截图,也算是相当流畅地把这篇专栏写完了,中间也没出现什么卡顿、应用无响应之类的以及其它的问题。另外还附上我的黑苹果所耗用的磁盘空间图,128 GB 的硬盘,对于我这种只是玩玩黑苹果的人来说,相当足够了。

最后也希望我这五天对黑苹果的捣鼓,能对你有所帮助。

今天的使用情况:顺利完成了专栏,系统没有卡死磁盘使用情况(图一)磁盘使用情况(图二)

明天回归正常学习生活!

2023 年 7 月 6 日更新:优化了若干处细节,修复了少数文字错误,添加了控制台查错的说明,更新了个人电脑系统问题信息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